首页> 资讯网> 文化三清山 > 道教文化

连载 | 《道德经》第三章:圣人之治

2017.06.22来源:本站阅读:23364



【原文】 

 

不尚贤①,使民不争。

 

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

 

不见可欲②,使民心不乱。

 

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③,实其腹④,弱其志⑤,强其骨⑥,常使民无知无欲⑦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⑧。

 

为无为⑨,则无不治⑩。

 

 


【注解】


① 尚:崇尚。贤:贤能。

 

② 可欲:指可欲激发人们欲望的东西。

 

③ 虚:净化。心:心志,精神。

 

④ 实:充实,满足。腹:肚子,引申为食欲,在这里也泛指人们基本的温饱需求。

 

⑤ 弱:削弱。志:欲望。

 

⑥ 强:强壮。骨:筋骨。

 

⑦ 无知无欲:在这里特指没有奸诈的想法,没有非分的欲求。

 

⑧ 夫:代词,那些的意思。为:这里指恣意妄为。

 

⑨ 为无为:实行“无为”的原则。

 

⑩ 治:治理,在这里蕴含着成功的意思。

 

 

 



【今译】 

 

不崇尚贤能的人,这样就会使人民不去争夺名利。

 

不以稀有的东西为贵,这样人民也就不会产生偷盗的行为。

 

不令人们见到可以激发他们欲望的那些东西,这样人民的心就不会被扰乱。

 

所以,圣人治理天下,会净化人民的心志,而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,会削弱他们欲望,强壮他们的筋骨,始终令人民没有奸诈的想法,没有非分的欲求,使那些聪明的人也不敢胡作非为。

 

按照“无为”的原则来做事,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不可治理的了。

 


 

【引语】 

 

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,天下大乱,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、兼并,大国称霸,小国自保,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,纷纷招揽贤才,用以治国安邦。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,处处崇尚贤才,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“尚贤”的主张,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。

 

然而,在尚贤的旗号下,一些富有野心的人,竞相争权夺位。抢占钱财,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。一时间,民心紊乱,盗贼四起,社会处于动荡、大变动的形势。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“尚贤”这一主张,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,同时也批评了由“尚贤”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。

 

这一章里老子主张“不尚贤”、“使民无知、无欲”,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“无为”境界。然而,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,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,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,是消极的。

 

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、矛盾突出,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,老子想用减少差别,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,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