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禅 | 在三清山看山看水看万物
2018.08.17来源:本站阅读:32751
微风抚地,树叶婆娑;
鸟群盘旋,波漾荡动;
镜面观树,路人慨叹!
山树云雾,
相得益彰。
万物皆是景
万物本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同体关系,三清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是如此。
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,提出了三重境界:参禅之初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禅有悟时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禅中彻悟,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。也许,在三清山你能看悟出其中的禅心。
参禅之初
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
山是坚硬
水是柔软
刚到三清山,可谓初识三清山万物。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,山就是山,水就是水,没有“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”之说,山水虫鱼,万物都是它自己本身。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恨不能全看清。
禅有悟时
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
山、树、雾、日出融为一体
山已不只是山、树也不仅仅是树
从刚到三清山的激动中平息后,开始对所见思考,探寻万物更深层的东西。于是我们说“陋室不陋”、“树非树,雾非雾”,山水虫鱼,万事万物都不是它自己本身。《白杨礼赞》的不是树,《海燕》也不再是飞翔的海燕,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文化内涵。
禅中彻悟
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
那树屹立
山是山,因它巍峨不变
夺目,朝阳就是朝阳
迷惑之后大悟,在三清山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。经过初识迷惑,我们留下了好的文化认知,这是更有韵味的山水。万物有其自身运营的道理,滚滚红尘任他翻滚,繁杂世俗一笑了之。
释然并欣赏
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
品三清山,悟禅
是拥有之后的放下与释怀
是尝过酸甜后的有所为有所不为
是意而爱,爱而笑,笑而诗